塑料模殼采用鋼管架或碗扣架支撐系統,支撐立桿橫距同密肋板間距,支撐立桿縱距為600~900mm;支撐立桿頂部設U形可調支撐頭,底部設可調底座。支撐頭上擱縱向龍骨,采用75mm×150mm薄壁鋼管或75mm×100mm木方,順縱向龍骨兩側設∟50×5角鋼,其上擱置塑料模殼。拆除時先拆除角鋼,模殼下降脫模,但肋底仍支撐在橫向木方上,進行養護,直至密肋板混凝土達到整體拆除所要的設計強度。
1:應該注意成型工人工作粗糙,造成模殼厚薄不均。因為建筑模殼均為手工成型,厚薄控制都由操作工人主觀決定,很難達到均勻統一
2:為降低成本,采用價格便宜、品質很差的原材料,如:使用高堿玻璃纖維布,或玻璃纖維布太少,采用含量低或者品味不高的苦土粉或過多摻加填料;
3:不懂合理配比,沒有進行原材料檢驗,特別是輕燒氧化鎂沒有進行檢驗,配料具有盲目性,采用一個固定配方進行長期生產;
4:脫模后直接摞放或露天堆放,任其風吹、雨淋、太陽曝曬,沒有進行控溫控濕養護,直接影響制品的質量。
高度方向每隔2米左右開有澆筑孔。柱底部要有釘在底部混凝土上的木框,用來固定柱模板的位置。這里要特別提一下網梁,再加上外資品牌大舉進入導致民族品牌在工程機械市場上柱模板的構造和安裝主要考慮保證垂直度及抵抗新澆混凝土的側壓力。為承受混凝土的側壓力,拼板外要設柱箍。也要便于澆筑混凝土、清理垃圾與鋼筋綁扎等配合問題。以上的樓板體系中,塑料模殼建筑產品形成的密肋結構用鋼 量差不多。